第(1/3)页 “舅父主持尚书省事务。” “看来是没事了。” 李治不由感叹的说道。 他真的以为自家舅父会栽跟头,好在连续多次报纸上,舅父在大唐帝国报上,都出现在父皇与哥哥之后。 这很好说明了,舅父如今安全落地,没有受到波及。 “可是,房玄龄就难了。” 李道宗在一旁说道:“赵国公露面了,房玄龄都过去这么久,依旧没有半点消息。” 不言而喻的。 现在快一年,齐州案也调查完毕,就等着朝廷的处置。 按照房玄龄的地位身份,他没有问题,肯定是要比长孙无忌先出现的。 却在这时候,还没有出现。 只要不是傻子,都知道代表着什么。 “房玄龄退了,那舅父应该能再上一层吧。” 李治说道:“不过,话是这么说。” “但朝廷的心思,不是那么好判断的。” 李道宗没有多言,他们在齐州,长安的一些事情并不能及时知晓,只能是从报纸,或者私人渠道获悉。 不是很全面,也不太清楚过于机密的大事。 自然难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结果来。 “王叔,许尚书那边的事情,可能还要忙。” “我们就不等了。” 李治说道:“收拾一番,过几日启程复命吧。” 说到复命,两人都有点唏嘘。 时间一晃,都快一年了。 当初他们也没想到,事情会这么复杂,迁延如此之久。 只能说,事太大,牵连太多,波及太广了。 不是两宫下令,及时终止的话,别说一年,两年三年都不一定够。 “晋王殿下。” 王敬直到来,道:“刚收到莱州消息。” “东北大都督府传来公文,还有齐王殿下给晋王殿下的密信。” 李治一愣。 “五哥又给我写信?” 李佑跟李治写了不止一封信,在齐州的这段时间,齐王隔个十天半个月,就会通过各种方式,给他写信来。 信的内容,让他很是无语。 就是在教他做事,批评他在齐州做的不对什么的。 简而言之,李佑给李治的信,通篇只有四个字,好为人师! “殿下还是看看吧。” 李道宗乐呵的笑着道,他真就当乐子看。 齐王隔山隔海都要对晋王指手画脚的。 可太有意思了。 有趣的是,晋王要是不回齐王的信,那能连续多天的信件,接踵而至。 “行吧。” 李治对李佑的行为,哭笑不得,又气又笑又无可奈何的。 你说你在东北当大都督就算了,还操心齐州的事干嘛。 我需要你来说三道四的啊。 信件打开。 “九郎,你身边没人吧,这信只能你一个人看。” 开头一行字,李治眉头一扬,看了一眼李道宗与王敬直,他起身走到一边去。 五哥这么说,还是第一次。 不管事是不是需要避开人的,先做了再说。 “齐州的事情,你做的,让我很不高兴,你差的太远了。” “我听说你就是查案,没有做其他什么?” “哎呀,你可太嫩了,哥哥真想过来手把手的教你。” “可惜,本大都督不能擅自离开,只能给你来次事教人。”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。 又是这种老气横秋,颐指气使的口吻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