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他穿戴好衣袍,准备再去东宫。 其实他并没想到,天启殿的诸公,动作会这么快。 张士衡等人确定要为科举出题官后,就待在天启殿,不得与外界联络。 试题能送出东宫来,不是太子的授意,他们绝对不敢的。 “太子如此为我考虑,我岂能坦然受之。” “若是这次科举遭受非议,我死不瞑目……。” 魏征默默的想着。 但他身边的魏叔瑜,却满是揪心,“阿耶,你身体都这样了。” “还是把这主考官给推了吧,我相信殿下会体谅的,不会怪罪的。” 魏征转头骂道:“糊涂。” “我岂能辜负了殿下的信任与重托?” 他喘息了一下,道:“二郎,你长大了,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坚持。” 魏征拉着魏叔瑜的手,道:“你是锦衣卫一期出身的,是太子亲军。” “出身很好,相信殿下也会多重用你。” “但我啊,还是得做些事情。” “你不懂,阿耶不怪你,以后你就知道了。” 魏叔瑜护送着魏征到了东宫,他并没有进去。 看着阿耶苍老的背影,魏叔瑜嘴唇蠕动。 他不懂吗? 他太懂了。 阿耶把这次科举主持好了,不单单是青史留名那么简单。 还有想都不敢想的遗泽。 “听说,狄仁杰,晋王他们都要参加这次科举。” “阿耶……。” …… “去天启殿了?” 李承乾惊讶的抬头。 狄仁杰郑重的点头,道:“看郑国公的脸色不太好。” “殿下,郑国公……。” 李承乾抬手打断了他。 魏征的身体如何,他其实心里有数的。 但老头儿为了最后的‘名’,要燃尽最后的心血。 他要是拒绝了的话,只怕老头儿心气没了,估计更快。 他有个奔头的话,至少还能支撑他坚持下去。 “随时关注魏师的身体情况。” “是!” “吴王那边有消息传来没有?” 李承乾问道。 狄仁杰掏出一道奏本,道:“正要向殿下说。” “吴王殿下从天竺陆续运送粮食至吐蕃逻些。” “预计会有一千万石粮食,会在七月底由吴王殿下亲自押送至长安。” 李承乾打开奏本一看。 是李恪汇报天竺的情况,以及粮食运输。 粮食输回中原,是早就定下的计划。 如何收集的,李承乾不会过问,他只需要粮食能抵达长安便可。 一千万石粮食啊。 十多亿斤的粮食。 这对整个大唐来说,好坏参半。 有句话叫谷贱伤农。 面对十多亿斤的粮食冲击,大唐的粮价必定会受到波及。 最终受伤的,肯定是百姓。 不过,李承乾早就想好了对策,倒是完全不用担心。 只不过,从天竺运回长安,这途中的损耗,只怕也是天文数字。 损耗多少,这更不是李承乾考虑的了。 反正又不是大唐损耗。 …… 天竺。 李恪接收到了长安的信息。 看到大致的内容,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。 党仁弘一案,他是切身经历了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