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国公府。 长孙无忌吃着茶,神色有些恹恹的说道:“朝中局势,越发的微妙了。” “山东世家的人在上下奔走,江南士族的也不让人省心。” “朝中群臣对税务司的意见也越来越大……。” 他说着话,见坐在他对面的舅父,慢悠悠的品着茶,优雅从容,不由道:“舅父,你就一点不关心吗?” 高士廉失笑道:“你看,你又急。” “你都是尚书省右仆射了,怎么还是这么稳不住呢。” “你着急干什么,有的人更着急。” 长孙无忌哑然失笑,“舅父养生,又是翰林院的教导大学士。” “对任何事越发从容淡然了啊。” 高士廉责怪道:“你这是打趣老夫呢,还是讥讽老夫?” “没大没小的。” 长孙无忌恭敬的说道:“我怎么敢,舅父如今是门生大吏遍布,就连崔、卢等姓的大臣,都是舅父的学生。” “崔敦礼与卢承庆他们,见到舅父,都要恭敬的叫声老师。” 高士廉嗤笑道:“我可不认这两个学生。” “崔敦礼坐上新闻总司的司郎之位,他的仕途就长远不了。” “要这样的学生干什么。” “给自己平添骂名吗?” 长孙无忌大为不解,道:“此话何意?” “你看到他风光,为山东世家的报纸,大开方便之门。” 高士廉淡淡的说道:“却不知道,这就是埋下了祸患。” “一个李义府,被人陷害举报。” 长孙无忌道:“李义府应该是属实……。” “你不管属实与否,他都错失了晋升正三品的官秩,这笔账他会算在山东世家的头上。”高士廉道:“另外一个。” “许敬宗!” “崔敦礼如此纵容长安报纸抨击讽刺他。” “这场争斗分出胜负后,你看许敬宗会不会让崔敦礼好过的。” 高士廉感慨道:“崔敦礼得罪一个,下场不会太惨,但得罪两个,你看他怎么死。” “舅父,你这么肯定许敬宗无事?税务司能清查天下世家大族?”长孙无忌吃惊道。 刚才高士廉的话,不亚于告诉他,最终的结果。 若不是如此,许敬宗哪里还有机会报复得了? “肯定?” 高士廉好笑一声,道:“从太子口中说出二十一条规划,我就明白了,这场大势之下,任何反抗都是螳臂挡车,垂死挣扎罢了。” “你还记得陛下频频视察京营大军,召见各地将校吗?” 长孙无忌点头道:“记得。” “军心,威望,全系陛下一身。”高士廉道:“你说,朝廷推行的政令,在这种情况下,到底怎么抵抗,才能阻止推行?” “就凭那些下三滥的手段?” “还是说,大家抱团,声势浩大的逼迫陛下?” 长孙无忌思索道:“不见得,他们不敢这么做。” “只有罢职,官府停摆,国事陷入停滞来威胁。” “这也不能啊。”长孙无忌说到这里,摇头道:“建立健全科举取士制度,这一招就让他们不管用了。” 他捻着胡须,陷入思考,正在一点点抽丝剥茧。 与舅父在一起,他总能听到看到不同角度的分析解读。 “呵呵。” “你现在知道了吧。” 高士廉乐呵的笑道:“所有的可能,陛下与高明全部都想到了,并且做好了准备。” “不敢罢职不做事,更不敢生乱造反。” “你说,在这种大势下,税务司的清查,到底能不能进行下去?” “只要没能打倒许敬宗,钝刀子割肉,一点点的就能清查完毕。” “他们能打倒许敬宗吗?” “还是有什么办法,让陛下回心转意的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