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长孙无忌想要开口。 他是很清楚吐蕃这块肥肉的潜力。 吐谷浑那边的一些事情,长乐是跟他讲过的。 那些吐蕃贵族手里的金银财宝,多得不敢想象,都是经年累月,靠着压榨吐蕃百姓积攒起来的。 那么庞大的财富,经过这两年多的封锁。 底层百姓几乎没多少财富,但那些大贵族却肥得流油。 长孙无忌很想啃一口,为国库增添一笔庞大的收入。 那样,八千万的缺口,将会大大的得到补充。 只不过。 这事是太子全权处置的。 他冒然提人选,就有点无视太子的威严了。 众人也明白这个道理,看向太子。 “孤倒是有个人选。” “谁?” “吴王李恪!” 李承乾淡淡的说道,却顿时引起众人的惊诧。 李世民也皱着眉头。 李恪的身份敏感,让他去当吐蕃国相,李世民是不太愿意的。 李承乾的目的也很简单,他是跟李恪透露过他的战略意图的。 知道大局所在,不在吐蕃,是在天竺。 让李恪当吐蕃国相,只不过是有一个过渡罢了。 “殿下,吴王为吐蕃国相,臣不说其他,就想问问吴王能够胜任吗?” 房玄龄问道:“毕竟,吐蕃混乱,局势不稳。” “这种状况,需要经验老道,能力,手段都缺一不可的……。” 长孙无忌对此是极力反对。 让吴王去吐蕃,那还得了了? 高士廉也在帮腔。 萧瑀知道这是个机会,但风险也极大。 他是不愿李恪去冒险的,也不支持。 李世民没有说话,但他的态度却很明确,他不看好。 这相当于在场的重臣,除了不说话的保持沉默,没有一个支持李承乾的提议。 李承乾不由心中一叹。 李恪这家伙的背景,确实过于糟糕了。 想要这么推他,都不行。 看来过渡的想法,不太现实。 不过,他也不太在意,众人不是反对他,其实是反对重用李恪。 如果换了其他人,肯定不会反对他提出的人选。 他想了想,也没有过多坚持,决定退一步。 “既然吴王不行。” 李承乾道:“那就让齐王去吧。” “齐王为国相,权万纪辅佐。” 他要让皇子亲王做事之心,昭然若揭。 这国相非亲王不可。 换其他人,根本不会答应。 再者,提出让权万纪辅佐,也把他们反对的想法堵在嘴里。 李世民是乐于见到宗室力量壮大的,所以,众人还没开口,他就道:“齐王不错,正好可以磨砺磨砺这个混小子。” “权万纪的才能,我也知道。” “做事有坚持,为人正直,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” “诸位觉得呢?” 都这么说了,大家哪里还有反对意见啊。 谁能反对天子与太子的共同决断啊? “那就照太子的提议办。” “马上召权万纪与齐王,汇合侯君集大军,一同赴吐蕃。” “是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