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三章:长孙无忌心思,流放之路-《三鞭打散父子情,请陛下称太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上去抓住高士廉的手,急切的说道:“给我一年的时间,舅父再撑一年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一年,我把民部八千万收入做到,就有可能以此坐上右仆射的位置。”

    “我现在还欠缺火候。”

    高士廉沉默,对这个外甥的心思,他很清楚。

    到手的权力,不想就这么放弃,还想爬得更高。

    “你就这么有信心?”他问道。

    “我并无绝对的把握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道:“但我要先去太子那里,知道太子的心思。”

    “高明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。”

    高士廉道:“我还是要向太子,陛下表明心迹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都快七十了,精力是跟不上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也不用担心,陛下与高明,肯定不会这么轻易答应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该给你让让位。”

    “希望能如愿以偿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贞观十七年,在长安城喧嚣之中到来。

    年关之际,各处都是喜庆洋溢,报纸的出现,为这年节,更添一份噱头。

    不管是合家团聚,还是走亲访友,都在谈论报纸的内容。

    李承乾如往常一样,带着一家人去太极宫团聚的。

    今年格外热闹,因为皇子全部都在。

    李世民见到这么多子嗣,很是高兴,喝得伶仃大醉才肯罢休。

    李承乾也饮的微醺。

    他是不怎么喜欢喝酒的,但情到浓时,还是会喝一点。

    “舅舅,等大年过了,你到东宫来一趟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说道。

    长孙无忌点头,旋即看了一圈,神色有些复杂,不知道怎么言说

    皇子公主,今年全部都在。

    却独独缺少了他的妹妹。

    春节期间,长安城每天都是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萧瑀等江南士族,也总算是见识到报纸带来的影响。

    可以说,今年春节最大的话题,就是谈论报纸,大谈国策朝政。

    报纸作为有文字书写的载体,相比于口口相传,更加具有真实性与探讨性。

    口口相传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味了,传成另外一番故事。

    但报纸有文字,再怎么讨论,也偏不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“国公,我们应该回去,尽快落实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一份报纸,我们算是见识其威力,如今是迫不及待了。”

    面对江南士族们的请求,萧瑀说道:“再等一等吧。”

    “等大年过后再说也不迟。”

    “好吧。”

    东宫。

    李承乾站在塘边,正在喂着鱼儿。

    齐王李佑跪在身后,低头不语。

    “你是在为阴弘智求情,还是在恨我对你的人动手?”

    李承乾淡淡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李佑摇头,道:“我是在向太子哥哥承认过错。”

    “承认过错?”

    李承乾不由失笑,“你这是承认错误的态度吗?”

    就在不久前,阴弘智被御史台给押送回长安,直接丢入大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