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朕对你也是信任有加,多有宽厚恩宠。” “但你是怎么回报朕的?” 李世民语气更加冷漠,道:“当初朕对太子,多有严厉,并无废立之心。” “你作为太子亲舅,却对太子疏远,投机取巧,明哲保身,不勉励维护太子不说,反而态度暧昧,猜测朕的心思。” “辅机,你对得起观音婢吗?” “观音婢要是知道,她走后,你是如此对待她的爱子,她该如何痛心?” 长孙无忌没想到,会牵扯到以前的事情。 “观音婢心寒,朕更加心寒。” “你是不是觉得太子被废,还有青雀?青雀若不行,还有稚奴?” “你这位舅舅都可以高枕无忧的?” 长孙无忌道:“臣……。” 李世民起身走了过去,站在长孙无忌的身前,居高临下俯视着他,“朕告诉你。” “不管朕对太子如何,都不是你长孙无忌疏远太子该做的行为。” “你身为太子舅舅,就该无条件支持太子。” 他微微俯身,迫近长孙无忌耳旁,冷冷道:“你差点就害得朕与太子反目成仇!” “你……” “真该死!” 长孙无忌身躯一颤,惶恐不已。 他很清楚这位陛下的果决与手段。 想要收拾他,真的不会顾忌什么情面的。 他终于想明白一件事情。 一直不支持太子,是他最大的过错。 太子收拾他,逼他站队,但陛下不是没有收拾他的想法,只不过,是太子动手,自己及时明智的拨乱反正,才免过陛下的亲自责问。 但当年的事,终究是逃不过的。 如果不是太子突然振作,重拾信心,极大可能就是陛下与太子反目,酿成一出悲剧。 他作为太子舅舅,与太子亲近,与陛下亲近,当陛下与太子有矛盾,他是不该保持沉默,就该主动站出来调和的。 哪怕明知不可为也要做。 这是作为太子舅舅最重大的政治原则。 但他并没有,更多的时候是静观其变,完全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。 如今太子优秀,陛下心中有怨气,再加上这次长安县事件,对他不满是到顶点。 更为重要的一事。 自从贞观十四年后,到如今贞观十六年。 几近两年的时间,太子再也没有叫过陛下一声父皇! 太子不叫陛下父皇,一直口称陛下。 一个父亲,一个帝王,怎么可能做到视若无睹,心头平静? 追根究底,陛下是有错。 但天子有错。 难道他就没有错? 魏征为了太子,都敢勇于站出来,反驳陛下,支持太子。 他却没有。 陛下不责怪他责怪谁? 长孙无忌知道,陛下的怒火与不满,怕是从贞观十四年就积攒下来。 等到今天才爆发。 李世民起身,目光森寒的注视着发抖的长孙无忌。 他对长孙无忌积攒的所有不满与怒火,今日总算宣泄而出。 太子越是贤明优秀,他就越是痛恨长孙无忌当年的行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