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承乾认可这样的医治法子,道:“那就有劳孙神医,为孤改善了。” “殿下贵为皇太子,乃是国之储君,草民自当竭尽全力。” 李承乾的心情大好,开始询问孙思邈在民间医治的事迹。 “民间疾苦,殿下可能看不到,但草民却是能时常见到生死。” 孙思邈有些悲悯的说道:“有的人无药可医,有的人无钱可医,有的人病重不知,骤然而死。” “还有的人,病重在床,无人照料,死后不知道多少日才被发现。” 孙思邈这人值得敬重的地方,在医学上是一方面,另外一方面是他的医德。 贞观初年,李二召见孙思邈,准备授爵拜官的,皆是被他辞拒,奔走民间,救治百姓。 或许是实践出真理,又或者是病症多了,对医术有益。 反正,孙思邈不在朝中为官,奔走民间,积攒下来了宝贵的世间经验,著述立传,留下宝贵的医典,遗泽后世千万人。 李承乾等孙思邈说完后,才道:“敢问先生,何以民间百姓会在疾病上,困难如此,只知等死?” “殿下有所不知,一副草药,就是几十文,乃至上百文,百姓如何能够承担得起?” 孙思邈叹息道:“几十文,可能是一家活命的口粮,他们宁愿自己死了,也不愿生病。” “这还没算诊金。” “从先生的话里,孤听出来几个信息。”李承乾道:“百姓很穷。” “穷?” 孙思邈一顿,旋即苦笑点头,“百姓是穷。” “但大唐很富裕。” 李承乾道:“富裕的是那些世家门阀。” 孙思邈沉默不语,走南闯北,路途多少民间疾苦,他难道没见到过? 见到了。 见到又能怎么办。 “药材很贵。”李承乾道。 “药材稀有,物以稀为贵,没有不贵的道理。”孙思邈道。 李承乾:“诊金也贵。” 孙思邈摇头:“草民不收诊金。” 李承乾含笑,道:“看来先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。” “殿下此话何意?” 李承乾正准备解释,就见杜荷仓惶而来。 “殿……殿下,河间郡王突然疾病,情况难料。” 李承乾目光落在孙思邈身上。 真是巧了啊! 第(3/3)页